救必应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玩转本草
TUhjnbcbe - 2024/5/15 17:39:00

谈起中医和中药,在许多人看来是玄妙而神奇的。事实上,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总称,它不仅代表自古而来对于疾病的独特解析认识和具体诊治方法,更是一种关于生命、健康、自然的朴素哲学。

传统医药,通常是指运用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医药经验和技术,现代医药出现之前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医药经验和诊疗技术。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一些古老的传统医学体系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渐被现代医学取代,但依然有一些传统医药被沿用至今,比如,中医学、藏医学、古印度医学等。

这次,《时尚健康》先后采访了传承百年中药炮制技法的皇甫家族,以及热爱中医药装饰画的年轻设计师麦冬和三三,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为读者提供一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去体验感受传统医药之美。

85后的皇甫璟,虽然年轻,却已有30多年工作经验,被朋友称为“年轻老药工”。

他从小就跟在父亲皇甫其伟身后做帮手。从采药、晒药到切药,每一道工序都参与过。在他的记忆里,童年和少年的时光总是有药香相伴。日积月累的熏陶,经年累月的实践,加上学校的专业培养,早已把他锻造成了“青年老药工”。

尽管青春期的时候对这门技艺一度抵触,但受到父辈的影响,皇甫璟依然选择了专业院校学习中药学。在学校专业竞赛中获奖带来的成就感,让皇甫璟体会到从小的积累随着时间推移,酝酿出了一份“继往圣之绝学”的责任和使命。

从那一刻,反感一点点消散开,皇甫璟真正理解了父亲为何一直坚持野外采药,亲自加工炮制,并为自家技艺申遗四处奔波。而作为皇甫家的子孙,自己也应当把这门技艺延续下去,并为之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旁人看来不起眼的一草一木,到了父亲的手里,都能变成有情有灵的本草。他很笃定,直言中药炮制是自己‘一辈子放不下的手艺活’,要做精、做久,更不愿意让那些传统技艺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

从壮年到白头,父亲皇甫其伟带着他和哥哥与山川河岳对话,与日月星辰对话,与四季更迭对话,采药的步履从未停歇,用不知疲倦的身躯捍卫着属于本草的正统与传承,延续这份传统技艺的香火。

皇甫的家乡在“四大怀药”的道地产区——河南焦作博爱县,如今已年过七旬的皇甫其伟仍然坚持每年翻山越岭去野外采收当时当令的药材,然后带回家中用传统古法亲自加工,或指导后辈协力制作。

“每一种药材的特性,都是天地自然赋予的。就拿采收来说,不同的药材在古人的经验记载里都有不同的最佳时间,比如,民间常说的‘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以及端午采艾草,冬至采冬青、女贞子……得其时才能得其实。”

“药材的产地也是如此,每一种药材都有各自适宜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我曾经尝试把岷县的当归苗带回焦作培育种植,看上去虽然长得不错,但采收干燥之后发现变成了干柴的样子,跟岷县道地出产的当归根本不是一回事。产有地,采有时。方为道地药材。所以‘道地药材’的说法,绝不是空谈。”

很多中医大夫和患者如今都会面临“脉准方对药不灵”的困惑。皇甫其伟表示,很多临床常用的药材,在炮制这个最基本环节就没做好,所以根本没法保证确切的疗效。

比如,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麦芽和六神曲,他就指出了当下容易见到的问题:“麦芽没有生出芽就入了药,六神曲不经过发酵或不完全发酵就拿来用,这都是说不过去的。材料不好,做什么药都做不好。”所以皇甫其伟从小要求皇甫璟对待药材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一丝不苟。

在皇甫其伟看来,将“古旧”的传统忠实保留,去考究药材的基源和原产地,去探寻古已有之的炮制技法和制剂工艺,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发展创新、不断改进,才能延续中药巨大而丰厚的价值。

中药加工炮制技艺,早在年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方面能够引导其规范化,另一方面也是让那些口传心授的技法能够后继有人。

近年,国家鼓励流散于民间的技艺传承人来申遗,皇甫家世代传承的六神曲制作技艺,已被列入了博爱县非遗名录当中。

他们仍然遵循古法,采集野生的苍耳草、辣蓼、青蒿煎汤,在农历六月初六“六神合局”这天开始制备。经过足日发酵的六神曲,曲香清远,药力十足,方可达到入药标准,用以炒黄、炒焦等进一步炮制,或是作为皇甫家常用制剂山楂丸的原料之一。

社会在变,环境在变,物质条件也在变,中药的品类及用途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扩充更新,与之伴随的中药炮制技术工艺自然而然地不断发展进步。皇甫璟认为,尊古而不泥古,守正之中有创新,才是这门技艺得以延续的原因。

“中药炮制是活的,并不是非要一板一眼地死守古代的一些东西。如果非要按照特别原始的传统工艺去制作的话,只会增加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拿水丸的摇制来说,这道工序对人的力量要求非常高。随着水和药粉的不断增加,整个竹箩会越来越重,力气小的人根本没法完成。所以我们改进了工具和方法,用绳子固定竹箩再吊到墙上,借着绳子的力去推动,这样就省劲多了。“

“我们这门非遗手艺虽然传承了几百年,但是一代代人都不断地在工艺上做出顺应时代的改进。但不变的是我们对于原药材和成品的严格把控。”

一直以来,业内业外都存在这样一个观点,认为野生中药材的效果要优于人工栽培的品种。但巨大的需求量使得野生药材供不应求,逐渐成为稀缺资源,甚至因为过度采挖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皇甫璟认为,人工栽培不必全盘否定。通过顺应天地自然规律的“仿野生”种植,在种植过程中还原药材自然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可以最大限度还原野生药材的特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用黄芪在画布中化作田埂,旁边点缀的白英就像小溪里的石头,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一幅以中草药为灵感来源的作品,就这样在麦冬和三三手中诞生了。

麦冬和三三这对年轻本草美学设计师夫妻,从中药艺术画到创意中医文化礼盒,短短一年时间,两位设计师已完成了上百幅作品。在他们的创作下,四气五味的中草药仿佛瞬间又鲜活了起来,本草独有的美也吸引了更多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玩转本草